自去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参加社员人数300多人,有力地促进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拓宽了市场。在农业市场化的过程中,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组织,农产品得到顺利进入市场并实现其价值。定安县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合作社将社员养的肉鸭,每天向海口等市场提供产品;黄竹镇王琳竹器加工专业合作社把竹器编织产品向海口、文昌等市场批发销售。
促进了发展。随着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建立,合作社对品牌的追求也不断的深入。翰林绿果槟榔专业合作社研制开发的槟榔系列产品已通过农业部热带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份分析检测,并报送海南省质量监督局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发展前景可观;南柳芋头专业合作社向市场推出“八月红”芋头产品,也取得成功。
增加了收入。合作社把农村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集合于一体,按市场化要求优化组合,形成较好的合作形式。潭黎瓜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购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每亩圣女果可降低生产成本150元。新竹南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向社员及周边群众提供统一的鸭苗、饲料、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推动了科技推广。根据生产需要,及时提供生产、营销、法律等知识,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农民的科学种养殖技术。潭黎瓜菜专业合作社经常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传授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平和仙安四季鹅专业合作社开展相互学习活动,开展经验交流提高养鹅技术。
培养了人才。合作社的建立促使社员中一部分人学会了经营管理。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李南华负责的肉鸭的销售,李植义负责罗非鱼的销售;潭黎合作社蒙传春负责科技方面的问题,叶秀富负责新品种的引进等,促使他们学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