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定城10月8日电(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林红生)青葱的绿叶、娇黄的花朵、苦瓜的果实健康地挂在藤蔓上……今天下午,记者跟随热科院科技抗灾服务团的专家察看灾区灾情,在定安县龙州洋看到一小片奇迹,田洋中的一块苦瓜地竟然看不出受灾迹象,长势良好。
龙州洋是定安县最大的一片田洋,连片面积有一万多亩。这片田洋中种有水稻和茄类、叶菜类、瓜类等农作物,田洋里水稻受灾严重,有些稻田的水稻成片倒伏,其它如茄类、叶菜类蔬菜也受灾绝收,唯独这片苦瓜地,在大棚的庇护下,看不出受了灾。
记者在苦瓜地里看到,苦瓜地的水沟很多,有主沟和围沟,地里的积水早已排干,泥土看起来比较干燥。地里开挖的主沟又深又宽,深度和宽度各约40厘米-50厘米,苦瓜地外围还有围沟,与地里的每条主沟相连,围沟深约60厘米-70厘米,宽近1米,能及时排除地里的积水。种植苦瓜的田垄垒得很高,洪水不易淹到苦瓜植株。
热科院的专家看后指出,这片苦瓜地的种植和管理都非常科学,所以,当洪水侵袭的时候,与邻近其它菜地相比,能更迅速地排除地里洪水,不受大水浸泡。“首先,菜地主人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更为重要的是,他采用挖深沟、开宽沟的办法,能迅速大量地排水;加上有大棚的保护,降雨不会直接打在苦瓜植株上,而是从大棚边缘流到地里,以减少对作物的直接伤害。”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洪灾发生时,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是土壤水份达到饱和,使植物的根系像人一样,无法呼吸,窒息而死。而一旦植物根系腐烂坏死,就不能为植物供应水份和营养,自然导致农作物受灾以致绝收。专家建议,我省经常有台风或者强降雨的天气,农民在管理农作物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等因素,在农田多挖沟渠,既可以提高农田的排灌水能力,也可以降低农田地下水位,提高抗灾能力。这样,就会像这片苦瓜地那样,即使洪水来临,也不会受灾或者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