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临高县新盈镇后水湾一带海滩,可以看到海面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深海网箱,一眼望不到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临高县海水养殖1.2万吨,产值达5亿元,同比增长19%。
不断飙升的海水养殖产量,向外界发出临高渔业正试图从“大”走向“强”的信号。据了解,造大船、闯深海的临高已经连续10年稳坐全省海洋渔业产量“第一把交椅”。
临高县委书记陈创福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临高将突出优势海产品养殖,并不断延伸水产品产业链,实现水产品综合利用,以此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强县”建设。
做大海水养殖
据悉,近一两年来,临高海水养殖业实现了由传统养殖向纵深发展,引入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的模式,带动了千家万户渔民参与合作养殖,贝类底播养殖、深海网箱养殖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异军突起,经济效益凸显。
目前,该县深海网箱养殖为588口,预计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临高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深海网箱养殖年产商品鱼1.5万吨,年产值3.6亿元,力争把后水湾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我省优势产业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化示范基地。
此外,临高目前海水底播养殖面积达近2万亩,新增2000亩。根据刚刚制订的《海南省临高县海洋贝类底播增养殖发展规划》,临高力争未来3年内底播养殖达到11万亩。
引进水产加工
面对不断发展的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 (下转A3版)
(上接A1版)临高的海产品加工“短腿”日趋凸显。目前,欧盛水产加工厂、思远水产加工厂顺利投产,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结束了临高没有大型水产加工厂的历史。
“预计今年临高渔业产量达40万吨,这两个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临高渔业捕捞和养殖的产量,水产加工业空间发展巨大。”临高县县长羊经位说。
因此,水产品加工项目将是今年临高县第三届渔民节重点推介的渔业项目之一,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水产加工企业,拉长临高渔业产业链。
整合渔港资源
据了解,临高渔民造大船、闯深海是全省有名,但临高一直没有大型的渔港,渔民不能在“家门口”交易,成为临高渔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
临高县近期已整合了渔港资源,把新盈、黄龙、武莲、调楼4个渔港按功能区分,重新规划整合为黄龙中心渔港群,试图打破这一瓶颈。目前,武莲渔港正在加紧开发建设,已投入3500多万元,完成工程量的70%,力争明年建成使用。
在此基础上,临高把目光瞄准了广阔的环北部湾经济圈,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把黄龙中心渔港建设成一个国际性渔业交易市场,在临高实现养殖、捕捞、加工、交易一条龙服务。
计划一提出,即得到企业界的“响应”。日前,海南厚水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临高县政府签订了《建设海南临高国际渔业交易市场协议》,并初步完成了《海南临高国际渔业物流中心功能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配套项目的前期筹建工作。
(本报临城8月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