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陈文)“今年第一造我种了省农科院从美国引进无籽蜜童小西瓜,产量高、市场价格好,收入当然增加,下一造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4月23日上午,文昌市翁田镇博文村农民梁兹华告诉记者,他既换了西瓜新品种,又掌握了一种西瓜种植的新技术,完全有信心赚更多的钱。
省委省政府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目标后,省农科院围绕我省热带高效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农业科技开发和服务工作这一中心任务。省农科院院长肖邦森告诉记者,省农科院已把任务分解到了各研究所,计划全年在我省示范推广农牧新品种60个、新技术30项,建立科技示范点100个,全年推广农牧新品种、新技术面积达230万亩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6亿元。
抱罗镇临高村黄文的椒园是省农科院新建立的科技示范点。4月23日上午10时,记者到他家采访时,他正在管理椒园。“我种的是省农科院从韩国引进的新品种,去年8月下种,年底就开始卖了。”记者看到,黄文的25亩辣椒长势良好、果实累累。说到今年收入,黄文透露:“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今年辣椒价格好,这些辣椒我卖了15万了,可以一直卖到6月份,估计每亩辣椒能再卖2000元左右。”
黄文还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在辣椒地里安装了地膜覆盖滴灌系统。“刚装上时,平均每亩成本是360元,它可以用五六年,平均成本摊薄下来,每亩仅花60元。”黄文说,无论怎么算,这项技术都帮农民大大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地膜覆盖滴灌节水省力。
黄文长期与省农科院专家打交道,农业生产观念也越来越新。他拒绝使用高剧毒农药,“那对人体有害,对环境也不好。”黄文告诉记者,他今年还准备搞立体农业,“在辣椒地里套种观叶植物、水果,养鸡鹅等家禽,建立沼汽池发电抽水,收入肯定还会翻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