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省20年来,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那么,海南农业发展的亮点何在呢?前不久由海南省农业厅组织开展的建省20周年海南农业重大事件推荐评选活动,评定出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来农业发展的十件大事,它们分别是:
一、建成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和“果盘子”。冬季瓜果菜面积561万亩,产量665万吨,出岛449万吨,产值119亿元,销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
二、南繁育种基地成为全国农作物的优良种子“摇篮”。每年冬春季节,28个省市区500多个单位约5000名科技人员云集海南开展农作物种子加代、扩繁、鉴定、制种。我国培育的农作物品种80%经过南繁加代选育,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利用南繁成果,全省累计推广杂交水稻面积4861万亩,水稻单产提高50公斤。
三、十年“冬交会”走出“订单农业”的新路。1998年省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简称“冬交会”),2006年后扩展为国际盛会,成交额从首届48亿元增至2007年的110亿元,成为海南农产品交流订货、展示合作的重要平台。
四、建设全国最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1999年国家批准实施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经过8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大动物疫病实现零发生,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畜产品从岛外调入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突破。
五、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89年国家批准海南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完成一大批重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10万亩,增加旱涝保收面积249万亩,大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农村沼气点亮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沼气国债项目,农村沼气由建省前7500户发展到23万户,惠及115万农民,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24宗,总池容158万立方米,建成沼气服务体系。年产沼气3.9亿立方米,节柴124万吨,提供有机肥414万吨,节支增收4亿元,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七、农业科技服务“110”成为全国推广新模式。目前全省建立了省、市县(区)指挥中心23个、服务站154个和服务点366个,服务站点分布在全省140多个乡镇,覆盖全省85%以上的农村地区,累计受益农民达500多万人次。
八、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2005年起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施肥面积400多万亩,节本增效2亿多元。2007年组建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每年为20万户农民提供服务。
九、有效处置2007年香蕉市场风波。2007年4月至5月间发生的香蕉市场风波,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政府、媒体、企业、农户联手互动,维护了蕉农的利益。
十、构建全省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立体网络。投入1.4亿元建设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覆盖全省的流动检测服务站,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主要农贸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