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月3日讯 (记者孙乐明)海南农垦将投入5000万元进行品牌推广和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并将此作为垦区非胶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推进。
海南农垦现有200多万亩热带农产品种植面积,分布在各农场。从规模和面积的层面上看,海南农垦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热带农产品种植基地,但从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上看,它还显底气不足。
从瓜菜到芒果,从香蕉到胡椒,虽然有“神泉”芒果、“飘仙”胡椒、“白沙绿茶”等商标有一定知名度,但缺乏垦区统一的品牌形象,缺乏整体营销的理念和力度,缺乏支撑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和产品。
海垦农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邢贻标说,他出去参加一些展销会时,看到兄弟垦区众多的名牌和深加工农产品,而海垦则只能摆放一些初级的原产品,就好像农民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感觉差距不小。
省农垦总局副巡视员王东江说,海垦非胶农业要有所作为,从规模向质量转变已刻不容缓,从品牌向基地延伸是最佳选择。
垦区正在启动的品牌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基地建设战略,初期将投入5000万元资金,其中以2500万元进行品牌推广,以2500万元撬动十大热带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品牌战略中,“海垦农业”将是母品牌,再衍生出“海垦芒果”、“海垦瓜菜”、“海垦胡椒”和“海垦茶叶”等众多子品牌。
海垦农工贸集团公司董事长宋锦绣,毫不隐讳海南农垦发展非胶热带农业的目标和雄心。他说,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品牌引领,推动和促进垦区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以农场有限公司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连接,使农场增效、职工农户增收,并充分发挥农垦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对海南地方的热带农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农垦的战略规划和区域布局,垦区东部将形成以东昌农场为核心的胡椒基地、以东河农场为核心的菠萝蜜基地、以南林农场为核心的槟榔基地、以东路、红明农场为核心的荔枝基地,南部形成以南田、南滨农场为核心的芒果基地、以南滨农场为核心的瓜菜基地和以南茂农场为核心的红毛丹基地。
在垦区中部,则形成以乌石、加钗农场为核心的绿橙基地,垦区西部形成以龙江农场为核心的香蕉基地,还有以白沙农场、南海农场为核心的茶叶基地。新品种研发上,则以桂林洋农场为科研、试种基地,以南滨农场为南繁育种科研、试种基地。
“营销是龙头,基地是基础,利益是导向,品质是保证。”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这样解读海垦发展非胶农业战略,那就是以品牌拉动和生产基地建设齐头并进,互为因果。他说,当海垦农业的品牌打响时,当十大标准化基地建成时,垦区才算实现了非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