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2月7日讯 (记者周月光)如何发展精致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方向。近日记者深入全岛各市县采访发现,大棚设施农业已经遍地开花。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大棚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2万亩,其产品全部是高效益的绿色农产品,亩均经济效益超过4000元。
田洋应该是绿色的,但12月4日,在三亚市槟榔田洋,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眼望不到边的白色。里面部分已经种上瓜菜,还有部分在加紧施工搭建。
“这里是千亩连片大棚设施农业,由三亚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为农民建的。”三亚市农业局种植与市场科科长蔡克勤说:“三亚市非常重视设施农业发展,2006年投入2000万元,2007年投入5000万元,今年除投入8000万元发展瓜菜大棚外,还有7000万元发展设施花卉产业。”
据介绍,三亚市把“设施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抓手,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至今年底全市大棚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
发展设施农业,三亚市凭着雄厚的财政实力一马当先,至今年底全市大棚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但其他县市也不甘落后。
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一个小镇发展大棚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超过1万亩,从小镇高处远望,一边是成片白色的大棚,主要种植哈密瓜、西瓜;另一边是大片的黑色大棚,是6000多亩全球最大的金钱树生产基地。
陵水、东方、琼中、海口等市县也纷纷采取不同措施扶持发展大棚设施农业。大棚设施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也从当初的单一品种哈密瓜发展到西瓜、菊花、兰花、食用菌、玫瑰花以及彩椒等品种。
大棚设施农业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在海南出现,但快速发展是近三年,每年增加超过2万亩。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陈文河说,大棚设施农业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增强了农民对付台风、暴雨、低温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保温、防虫防病,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设施瓜菜每亩每造平均收入4000元,设施瓜菜每亩每年5000元,是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的数倍,已经成为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一个主要方向。
冬交会前奏
周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