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全面拉开帷幕。记者从9月22日召开的全省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上了解到,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下月即将召开,力争在5年内实现海南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目标。5年过渡期内,改革资金将向民生倾斜,并逐步解决农垦民生历史欠账突出的问题。
会上,省政府相关部门向各市县通报了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移交、中小学校移交、农垦职工低保等配套工作方案,并听取了各市县的意见和建议。
在管理体制创新的同时,农垦也将借改革东风加快民生建设。社会职能将逐步纳入属地管理,同时集中建设农垦职工住房、饮水、道路、用电等民生项目,解决在民生上欠账突出的问题,明显改善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生活条件。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方晓宇在会上表示,农垦和地方应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形成改革合力,加快推进海南农垦的政企分离,抓住时机建设现代化农业企业。他强调,移交给地方的学校等资产不是地方政府的包袱,而是可以发展的资源,利用好其人员、资产等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他要求,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循序渐进、平稳实现农垦向地方移交,促进农垦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出席了会议。(记者 彭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