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8月3日消息:农民增收是海南最大民生工程之一。《海南省2008至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计划投入45亿元,用于农民增收和农村沼气建设。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厅获悉的。
据介绍,45亿元将通过七项民生项目的实施来帮助农民增收:一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5年投入1.65亿元,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0%;二是直接进行各种补贴,5年投入20.67亿元,包括水稻良种、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三是瓜果菜产品冷库建设,每年投入8000万元,5年投入4个亿,带动新建冷库200个;四是加盟农业科技服务110,5年投入1个亿;五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年投入2.69个亿;六是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5年投入3个亿推动农业种养结构不断向高质高效产业调整;七是农村沼气建设,5年投入12亿余元,新增农村沼气25万户,新增大中型沼气工程2000个。
农民收入的问题是海南最大民生问题之一。省五次党代会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通过5年努力,力争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据介绍,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特色凸显,农民纯收入大幅增长,较建省前增长6倍多,但与全国相比,增长速度仍然过慢。2007年,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9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低349元。
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在建省初期,海南在全国排第12位,而目前海南在全国只排第18位。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省委省政府5年拿出45亿元帮助农民增收,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的成果。全省农业部门将不折不扣落实农民增收工程,走特色精品之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加工运销质量为中心,扩大农民产品出岛出口和直接进宾馆进超市,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
作者: 周月光 实习生黄佳琪 责任编辑: 尹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