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管理与技术培训现场会在海口隆重召开,图为现场会一角。
11月23日-24日,由农业部畜牧业司主办,全国畜牧总站、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承办,海南省农业厅协办的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管理与技术现场会在海口隆重召开。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畜牧畜医局局长朱清敏到会致辞。各省、区、市畜牧兽医局畜牧业处处长、示范创建活动负责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会议。
何新天指出,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两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树立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理念。二是提升了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三是提高了生猪生产水平。四是扩大了示范带头效应。五是形成了科技兴牧的合力。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出席会议并讲话
何新天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落实,要以创新精神继续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要在现有基础上深化创建生猪标准化,要抓好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与会代表参观海口美健畜牧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朱清敏在致辞中说,海南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规模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创建典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阶段性创建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创建目标阔步前进,成效显著。2009年“无疫区”率先通过国家验收,连续11年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全省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550个、万头猪场163个、万只以上养禽场1900多个,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73%和87%,居全国前列。2010年生猪出栏741万头、禽类出栏2.16亿只、肉类总产量97.6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274万头、7900万只和31万吨。生猪出栏连续6年增幅超10%,实现了2005年从岛外调入100万头到2010年出岛173万头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人均牧业纯收入1250元,占总收入的24%,畜牧业成为海南农民收入重要来源。

全国畜牧总站何新天书记、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等 与会代表参观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澄迈构花香养猪场临高猪养殖基地
朱清敏认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无疫区”前提下畜牧业基地的迫切需要。海南省高度重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2009、2010连续两年召开现场会加以推进,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场现场观摩与交流,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场,带动一片场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
海南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投入3.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7亿多元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海平达、罗牛山、美健、温氏、鼎盛祥、农垦宝牧等29个标准化养殖场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说,在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活动中,海南投入大、标准高、效果好,探索总结很多好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海南自然环境独特,率先通过国家无疫区验收,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不仅要做大规模,还要向精细化发展。
会议邀请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动科院副院长陈瑶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副院长杨汉春教授、广东农科院畜牧所所长林映才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动科院李加琪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中山大学刘小红教授分别授课。部分与会代表参观了海口美健畜牧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示范场、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构花香养猪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