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那大10月4日电(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林红生)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手里的雨伞被吹得东倒西歪,身上的衣服也淋湿了。今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科技服务团,冒着“尼格”带来的强降雨,深入儋州受灾地区,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和科技救灾。
9月29日,“纳沙”登陆海南,狂风暴雨给海南农业造成巨大损失。作为在我省农业科技战线的国家队伍,热科院当天就行动起来了,派出各部门的专家深入灾区了解灾情。
记者跟随热科院的专家服务团到受灾现场察看灾情。中午1时半,热科院橡胶所丰产示范栽培基地,有的橡胶树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从树桩根部被刮断,更多的是被刮倒在地,一片狼籍。橡胶所的干部职工,正冒雨抢救倒伏的橡胶树。他们锯断倒伏橡胶树的枝丫,扶正树干重新培土,并用粗壮的树干做为支撑。
据了解,这个丰产示范基地有2280亩,种植的是热科院培育的7-33-97橡胶树,2006年种植,马上就要开割了,却遇上风灾,损失严重。
紧接着,热科院专家服务团又深入儋州市王五镇、新州镇察看灾情,并与当地受灾农户对接,进行一对一的灾后农业科技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