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产品和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是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2007年海南省农业厅举办“为现代农业建言献策”活动,我会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民革海南省委委员、省工商联执委周大卫提出了“建立海南农产品身份证制度的建议和方案”,得到省农业厅领导的肯定和采纳,获得了省农业厅“优秀建议奖”,并被厅党组推荐到省直机关工委,获评“我为突出特字献计策”优秀建议奖。此后省农业厅先行在水果上推行农产品身份证。
2011年5月10日,海南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3G系统在屯昌县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海南利用先进技术监管瓜菜生产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是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在全国是首创。该系统将有望于2015年覆盖全省300万亩农业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上市有检测、销售有标示、产品有追溯、监管有制度的农业质量溯源体系,打造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田头监管示范基地。
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3G系统是一项利用先进的3G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支撑的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信息工程,由省级中心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终端机、田头信息员专用手持终端机等软硬件系统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田头信息员和种植户按照现代农产品生产、流通质量溯源要求的“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上市有检测、销售有标示、产品有追溯、监管有制度”原则,将瓜菜生产、检测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记载入专用“二维码”,“二维码”贴在瓜菜包装上随瓜菜进入流通环节,消费者可利用手机短信或互联网随时查询包括瓜菜产地、采摘日期、质量检测等相关信息。该系统的推广运用将大力提升海南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冬季瓜菜质量监管工作水平,强化监管能力和质量安全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冬季瓜菜产品质量,最终实现海南冬季瓜菜的品牌化经营战略,既帮助农民增收,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五化”,即种植生产标准化、生产过程可控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信息发布自动化、海南瓜菜品牌化。
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3G系统的建设,将有效避免近年来海南农产品的几大危机:2005年的“树仔菜有毒”危机,2006年“注水西瓜”风波,2007年“香蕉致癌”,2010年“豇豆事件”、2010年“问题西瓜种苗”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农业企业和农民收入,促使广大农企和农户的现代农业市场观念的形成,便于政府对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进而对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来源: 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