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江4月6日电 (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陈文)今天上午11时许,澄迈县永发镇彩云村村民李华敬在摘好地里的黄瓜后,又转到排坡洋自家的辣椒地里察看。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地里的辣椒都是去年政府免费发放的救灾苗,它们可起了大作用。今年卖菜的收入超过了去年水灾造成的损失。”
记者看到,李华敬种植的辣椒长势良好,辣椒结果不仅多且均匀,外形美观整齐,色泽也很好。“这是省农科院去年刚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海椒109”,省农科院把最好的辣椒品种育出来送给农民了。”李华敬说,虽然从去年11月至今,海南天气阴冷潮湿,很少有晴天,但“海椒109”长势良好,病虫害少,挂果率很高。李华敬指着旁边另一块辣椒地告诉记者,“那是我自己育的辣椒苗,是另一个品种,挂果率不到40%,而“海椒109”挂果率在70%左右。”李华敬的辣椒地,原本种着水稻,但在去年10月的水灾中,稻田被淹,最后李华敬只收获了100公斤稻谷,损失不小。幸好,去年11月底,省农科院给澄迈县受灾缺苗的农户及时送来了优良的冬种瓜菜种苗,李华敬领到了1亩地辣椒苗和1亩地黄瓜苗,如今都喜获丰收。“种的海椒我已经采摘5批了,卖了1000多公斤,每公斤平均售价3.6至4元。”李华敬告诉记者,他这亩辣椒估计至少卖上万元,可完全补回水灾造成的损失。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介绍,去年水灾后,该院承担了省政府下达的400多万株冬种瓜菜种苗的任务,免费供应澄迈、定安、屯昌、文昌、海口、琼海、乐东等市县受灾群众。该所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培育辣椒、茄子、黄瓜、豆角、番茄、苦瓜等多个品种,及时送到受灾农民手中,春节前后,这些救灾苗陆续收获上市,至今仍处于收获旺季和旺销期,为农民增收,弥补水灾损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