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交会昨天已经闭幕,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王丽娟是海南皓然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她对今年冬交会评价是:让人耳目一新。而农业部有关官员评价:海南冬交会连续举办13年,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走向成熟。
拥有完整标识系统
一首欢快喜庆的《冬交会之歌》成为今年冬交会主旋律,“红红的红红的辣椒,绿绿的绿绿的豆角,五光十色在这里闪耀;圆圆的圆圆的西瓜,弯弯的弯弯的香蕉,千姿百态在这里比俏……”从开幕到闭幕,响彻海口会展中心。
与会歌同时亮相的,还有冬交会富有动感、寓意希望和丰收的会徽,还有在海口会展中心各处醒目位置张贴的冬交会形象代言人招贴画———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全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竖起大拇指夸“海南瓜果菜 绿色又生态”。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瓜菜经销商说,每年参加全国几十个农业会展,但没有一个像海南冬交会这样有会歌会徽和形象代言人。
拥有完整标识系统是今年冬交会一大进步,也是一大亮点。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冬交会标识系统。
形成良好运作模式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可以用来总结冬交会运作模式。
海南冬交会,虽然在每年12月召开,虽然只有短短3天时间,但是,准备工作在每年8月份就开始。
“每年冬交会的几百万吨农产品订单,虽然在冬交会3天签订,但实际上都是一单一单跑出来的。”省农业厅市场与信息处副处长张健说,每年各市县领导都带着当地农业部门和主要运销商,在七八月份到内地重点市场调研,摸清市场需要的品种和数量,与当地瓜菜经销商洽谈对接。像今年,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县长陈笑波分别带队到辽宁、上海等多地跑市场找订单。
每年10月份,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分工协作,一方面组织瓜菜生产,落实品种和产量,另一方面抓展馆布置和客商邀请。
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
“说起冬交会,我很感动。”王丽娟说:“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各级政府台前幕后忙碌,就是希望把农民、企业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
皓然公司2007年开始从事花卉生产出口。2007年,该公司种大棚花卉仅有60亩,而到今年已经发展到900多亩,其中菊花、玫瑰、兰花远销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公司种植规模3年扩张15倍,王丽娟说,冬交会给她搭建销售平台。比如,在今年冬交会上,她与美国经销商签650万元的兰花供货新订单。
很多公司和农民,靠着冬交会这个平台,获得订单,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乃至出口。借助冬交会这个平台,省供销社今年邀请全国18个省市区的供销社系统来海南采购,签下各类农产品订单60万吨。
海南冬季瓜菜产业越做越大,成为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冬交会连续举办13年在产销对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有关官员说,海南把农产品流通职能划到农业部门,成功解决农业部门传统上只埋头生产不管市场需求的予盾。冬交会连续13年举办,海南农业部门成功实现以运销为中心组织农业生产,这个经验值得全国推广。(本报海口12月15日讯)
作者:周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