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农交协[2010]05号
关于我省豇豆涉“毒”的应对建议
海南省农业厅:
2010年“春节”前后,一方面我省辣椒、圣女果、佛手瓜等滞销价跌,引起了农业部、商务部乃至温家宝总理批示,另一方面由豇豆涉毒引起的反季节瓜菜质量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已向节瓜、四季豆等其他品种蔓延并扩展至全国各地,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农业部均对此进行了批示和处理。海南省农业厅已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并于2月26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取得了一定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管为重。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它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今年又是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海南作为现代热带农业基地,以“两进两出”为导向的海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海内外媒体对上述负面新闻的报道和网民的评论铺天盖地。截止3月1日,在谷歌上搜索“海南有毒豇豆”,即出现26万条结果。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依法按规、持续出招、有效应对,通过危机公关逐步消除不良影响和后果,使反季节瓜菜产销和质量安全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特提供紧急应对建议如下:
一、除了对目前发现问题的豇豆进行全面排查外,近期对其它容易涉毒的冬季瓜菜品种也要组织力量抓紧检查、检测。媒体已报道有海南节瓜、四季豆等瓜菜也发现涉毒,目前不准有毒豇豆出岛的政策宜修订为不准所有有毒瓜菜上市销售,并在监督下予以销毁处理。避免按下葫芦起来瓢。
二、设立并公布有毒瓜菜生产者(商)、禁用限用农药的销售点(商)举报电话、地址、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号码,并通过媒体、网络发布,并在查实后给予奖励。所有相关管控信息及时在海南农业信息网上发布。
三、据网民报料,本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名为“拜克蚧虱杀”的农药,全省年销量5000至6000箱,每箱规格20瓶×300ml,主要成分是水胺硫磷和灭多威。有部分农民在用,也许农民根本不知其毒害,批发商目前已退货回仓库存放。宁信其有,建议尽快向公安部门报案,并立案查处。
四、建议将正在建设的总投资一亿多元的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中心的筹建目的、目前进展和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等已做、正做、将做的措施予以全面宣传,最好邀请主流媒体实地考察该项目工地,充分营造省农业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的重视和成果,并让农业从业人员和公众知晓,增强公众美誉度和安全信心。
五、海南瓜菜销售不畅并涉毒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千家万户生产,农户一盘散沙;(二)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覆盖面小,龙头企业参予缺乏,实力不强;(三)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管一段,九龙治水,自身没有形成营销和监管的合力。在市场经济下,农业行业协会是最好的行业协调监管方。但现在的情况是农业行业协会并未得到政府相应授权和重视,来重塑种植、加工、贸易、科研、品质、监管、调研、信息等各个产业链环节。我会愿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与其他有意愿、有实力的行业协会一起,在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合作社三足鼎立的市场经济基石方面竭尽全力。建议择时召开相关农业行业协会工作会议,应对瓜菜滞销、涉毒事件,传达中央一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力度,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六、建议贵厅安排参加3月27日《南方周末》在上海召开的2010年食品安全管理论坛,并在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研讨宣传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借助这份覆盖近千万主流读者媒体的影响,营销海南优质农产品,并借鉴各地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更好地建设海南冬季瓜菜基地。我会已争取到若干免费参会名额。
特此建议。妥否盼复!
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
二0一0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豇豆 涉毒 应对 建议
─────────────────────────────
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秘书处 2010年3月1日印发
─────────────────────────────
(共印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