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伟慧 特约记者 王先)月29日下午,在屯昌县枫木镇市坡村苦瓜生产示范基地,上百辆汽车在基地里穿梭忙碌收购苦瓜,村民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银台村的农民老杜乐呵呵地伸出了两个手指,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苦瓜今年每斤可以卖2元。在他身旁,还有五六个人在忙着把采摘下的苦瓜搬上一辆三轮农用车。据老杜介绍说,这车苦瓜可卖1万多元。
枫木镇种植苦瓜已有10多年的历史,苦瓜是当地冬种瓜菜的当家品种。今年,这个镇苦瓜的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产量有望达到2000万公斤。据屯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宋家浩介绍,今年枫木苦瓜产销形势很好,原因有两个:一是施行了标准化种植,二是农民成立了合作社,主动与市场对接。
2000年前,枫木镇农民还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群众收入少、生活条件差。 近年来,枫木镇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发展瓜菜经济强村富民”的总体思路,大规模种植优质苦瓜,苦瓜种植逐渐成了气候。
种植苦瓜虽然成了气候,但是市场受限,苦瓜价格过去曾一直低迷。
一直做苦瓜经销的村民王发贤说,那时候都是各卖各的,主要是集中在周边市场,各经销户之间为了争利益,常常压价,直接损害了种植户利益。”王发闲说,针对这些状况,他和一些经销户决定改变局面,出去跑市场,屯昌县政府及农业部门得知这种想法,也很支持。
经过市场调研,经销户发现一些地方的农产品经过品牌包装,价格比同样的产品高,销路还好。大家认识到,枫木的苦瓜要扩大市场,提高效益,还需要提高质量,打响品牌。
2008年9月1日,屯昌县枫绿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屯昌县枫木镇成立,指导枫木苦瓜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道路。
县委县政府对此也十分支持,据屯昌县质监局局长宋家浩介绍,为了做好枫木苦瓜品牌,今年县里专门投入50万元,建立了一个500亩的苦瓜示范基地,无偿向群众提供种苗。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发挥科技110的作用,采用各种物理杀虫方法,减少农药使用和建立农药残余检测监控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加强管理。
枫绿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定期召开社成员会议,研究分析市场动向,提供市场信息。成员一一承诺公平竞争,共同扩大市场,维护自身利益。经销户之间由此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实体。“枫木苦瓜”也成为了珠三角市场响当当的品牌,并且远销港澳地区。
“协会现有会员420人,本地苦瓜销量9成以上都是由协会成员完成的。”合作社理事长黎汉强介绍说,协会成员都是有一定规模的经销户,参与苦瓜销售的人数则达到数百人,销售网络达到32家。
黎汉强说,自从成立了协会,遇到困难会员互相帮忙解决。谁得到了大的订单,一个人供货不够,就大家一起供货;要是内部之间有了纠纷,也有协会进行协调。
“原来同行都被当作冤家,现在大家‘捆绑’在一起,彼此都分不开了。”黎汉强说。(本报屯城3月31日电)
|